8月23日,從遼寧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傳來消息,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城市主動配電網示范工程”成為國家能源局“互聯網+智慧能源(能源互聯網)”示范項目。該項目是全國首個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的智能配電網工程,項目建成后,將有效促進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推動能源領域結構性改革,通過配電網創(chuàng)新驅動,助力遼寧老工業(yè)基地新一輪振興發(fā)展。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可研批復,進入開工準備階段。
智能配網系統(tǒng)是利用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將配電網在線數據和離線數據、配電網數據和客戶數據、電網結構和地理圖形進行信息集成,實現配電系統(tǒng)正常運行及事故情況下的監(jiān)測、保護、控制、用電和配電管理的智能化,是智能電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
2014年,錦州市被國家能源局列為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確定以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為發(fā)展重點。截至2015年年底,錦州新能源裝機89.2萬千瓦,占地區(qū)電源裝機的47.9%;新能源發(fā)電占地區(qū)電源總發(fā)電量的33%。隨著新能源滲透率越來越高,錦州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對配電網運行提出更高要求。
國網遼寧電力將以錦州城區(qū)為試點,實施智能配電網工程。該工程通過應用分布式電源的發(fā)電預測技術、運行控制技術等新技術,利用電動汽車電池配送中心等柔性負荷的主動參與和管理,實現示范點分布式能源就地百分之百消納,還采用“配電網集中決策+智能分布”相結合的故障處理模式,實現錦州配網的智能調度,大幅降低線損。同時,通過將錦州新能源高滲透率的特點與后期煤改電鍋爐供暖項目兩者融合實施,實現客戶側電能替代和電源側的清潔替代的深度融合。該項目還通過低勵磁阻抗變壓器二次線圈注入信號技術,實現示范區(qū)域配電網單相接地下的選相——選線——選點的故障準確定位,實現國家電網公司配電新技術標準的先行應用。智能配電網工程建成后,將實現可調度容量和分析功能的主動配電網協(xié)調控制,有效解決高滲透率情況下分布式能源接入、消納、運行等技術難題。
據了解,總投資9000萬元的錦州國家新能源城市主動配電網示范工程目前已經完成可研批復,進入開工準備階段,預計2017年年底建成并投入運行。該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高錦州城區(qū)供電可靠率、電壓質量等指標,降低配網停電損失,減少社會成本,提升電網運行效率,社會經濟效益前景可觀。同時,該項目將實現多樣性負荷主動參與并響應主動配電網的控制,大幅提升分布式電源就地消納能力,對加快推進城市智能配電網建設具有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
鏈接
截至2015年年底,錦州新能源裝機89.2萬千瓦,占地區(qū)電源裝機的47.9%;新能源發(fā)電占地區(qū)電源總發(fā)電量的33%。城市級分布式建筑光伏電站項目總規(guī)模已達5萬千瓦,分布于全市的219個子項目中,已投入運行42個。
項目建成后,將實現示范點分布式能源就地百分之百消納,還采用錦州配電網集中決策+智能分布相結合的故障處理模式,實現錦州配網的智能調度,線損率由4.2%降低到3.5%。